2025 年 1 月 24 日

Toh4045《菩萨戒品释》

《菩萨戒品释》 题解 《菩萨戒品释》由印度世亲菩萨弟子功德光造。他修习大小乘藏,及声闻十八部派一切宗义,极善巧毗奈耶。弟子约五千比丘,住世说约四百年。著作颇丰,如《菩萨地所分布施次第第九之上注释》、《菩萨地戒品释》、《毗奈耶根本经》及其自释 […]
2025 年 1 月 22 日

Toh4045 《菩萨戒品释》普及版

《菩萨戒品释》由印度世亲菩萨弟子功德光造。他修习大小乘藏,及声闻十八部派一切宗义,极善巧毗奈耶。弟子约五千比丘,住世说约四百年。著作颇丰,如《菩萨地所分布施次第第九之上注释》、《菩萨地戒品释》、《毗奈耶根本经》及其自释、《毗奈耶行持一百零一羯磨法》等。
2025 年 1 月 21 日

Toh4006 《菩提堕犯发露悔除释—菩提萨埵学处次第》

本论作为经疏(mdo 'grel)呈现两大特色:一是论中出现梵文文法分析,比如以梵文复合词的离合释及以梵文格助词的解析法阐释佛名与重要佛教术语等,这些释义法不仅对应梵文文法规则,且其中一些与藏译梵文文法典籍内容相呼应。其二,本论大量引用佛经文句来支持依对三十五佛作发露悔除这一大乘修习法的理由与功效,其中可明确溯源经题的就有七种。此皆对理解藏传佛教释经学以及优化佛教翻译有极大帮助。
2025 年 1 月 20 日

Toh4005 《菩提堕犯发露悔除释》

此论讲解经由对三十五佛发露悔除,以净化菩提萨陲之堕犯的方法。论着标题系依梵文及藏文经题用字皆含有之「堕」义,并延续玄奘采用「发露悔除」之译例。这部释论为西藏本土关於三十五佛法门的着述开辟了先河。
2025 年 1 月 20 日

Toh3865《菩萨瑜伽行四百论之广释》第12.13品

在月称十六章的《四百论释》中,第十二和十三章以及他的《显句论》的第一章是后来西藏学者,如第一世嘉木漾等,为应成中观学派构建其独有的量学系统的主要经典来源。而这一量学传统是对佛教另一支量学传统,也可以说是真正主流的量学传统,即陈那所创建的量学传统的一次严重的重整。如陈那的量学传统可以被视为是建立在佛教唯识哲学理论之上的,那么月称的在其上述两个作品中暗藏的应成中观量学是站在佛教最高的哲学理论上对量学的一次整编。
2025 年 1 月 20 日

Toh3992 《圣伽耶山顶经疏》

本经原经汉译本现存四种版本,批注本则有世亲(Vasubandhu, circa 4th -5th)注解针对本经(以下简称原经)所造、元魏时期菩提流支所译的《文殊师利问菩提经论》(CBETA, T26, no. 1531,以下简称「世亲《论》」或「《论》」)一种,而藏译本则由天主觉(Surendrabodhi, circa 8th )以及耶谢德(ཡེ་ཤེས་སྡེ། circa 8th )合译(以下称为原经藏译)。
2025 年 1 月 16 日

Toh0144 《圣精修大乘发信经》

信為道源功德母。於大乘發起信心,乃是究竟二利的起點。本經便是開演「於大乘發起信心」這一關鍵的殊勝經典。 佛陀在靈鷲山上,與來自諸佛剎的五千位菩薩摩訶薩,以及諸多人、天、非人等大眾共會一處時,主動向在場許多尚未證得聖者位的菩薩開示「應於大乘發起信心,透過信心而數數安住」的道理,並加持大方便信菩薩摩訶薩,使菩薩向佛陀請教有關「於大乘發起信心」的諸多問題。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137 《圣三昧最上妙经》

本经透过层递比较,说明禅定三昧,是为最上,应当受持、修习。一开始,佛在王舍城于三万比丘、五千菩萨及人天眷属大众之中,默然入定,引发众人疑惑,后来文殊师利法王子请求佛陀出定,阿难遂向佛陀请教“多闻智敏却仍难成菩提”的原因,以及为何佛于一切契经中,皆盛赞三昧与最上智。应阿难所请,佛陀以引导问答的方式,开示了相关的法义。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225 《圣三归依大乘经》

佛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时,应舍利子尊者的请问,宣说归依三宝得福无量,唯有如来能知,远非大兴世间供养的福德所能相比之理。与本经内容相近的经文,尚有:佛答阿难提问而说的《佛说希有挍量功德经》(闍那崛多译)以及《最无比经》(玄奘译)。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247 《圣辨法义大乘经》

本经有两项主题。第一个主题是授记:释迦牟尼佛讲述了在无量阿僧祇劫以前,在一个叫做「华源」的世界里,有一尊佛叫做「华生」。华生佛向得胜王及其眷属作了开示,并授记宝源王子将会成佛,当时的华生如来就是现在的阿弥陀佛,而当时的宝源王子则是现在的观自在菩萨。另一主题是华生如来所开示的教法:五蕴不坚无实,然而凡夫却执着五蕴为坚实,并执着四种颠倒想——即视五蕴为恒常、可爱、洁净、真实,因此受苦。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249 《圣说四法大乘经》

《圣说四法大乘经》是关于“四法”的开示,此处“四法”特指能胜伏已造作、已积集之恶的四个要素:破恶正行、对治正行、还净力、依止力。按此经所说,若具足这四个要素,则能令恶业果报不能生。这成为大乘理论与实修中一个重要见地。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282《三学经》

戒、定、慧三学是佛教修道的核心内涵,也是佛陀的追随者们所奉行的圭臬。佛陀游行讲学至毘舍离近郊的娑罗树林时,主动向比丘大众宣说「常习戒定慧,能断贪瞋痴、出离三有」的道理。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312 《圣入毗舍离城大经》

佛世尊在跋耆国(Vrji/ཡུལ་བྲྀ་ཛི)游行教学期间,该国的那雉迦聚落(Nāḍikā/སྒྲ་ཅན)以及首都毗舍离城(Vaiśāli/ཡངས་པའི་གྲོང་ཁྱེར)正值严重瘟疫流行,许多人都因染疫而辞世。即便如此,佛陀仍慈悲地率众,次第游行至那雉迦聚落丶庵没罗园以及毗舍离城等处讲学。在他们进入毗舍离城之前,佛陀吩咐阿难尊者至毗舍离城门口,诵念本经的咒语与偈颂。阿难尊者依教奉行後,在佛陀的威德加持与诸天神的神威护佑下,当地的瘟疫遂得平息。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328 《难陀出家经》

难陀是佛陀同父异母的胞弟,受佛陀迫使随其出家後,屡屡思念意中人,佛陀乃以种种方便,开示出家之意义与功德,再以「盲龟与牛轭」及「芥子穿针眼」为喻,昭示人身难得与及时出家的重要性。最後,难陀终於战胜情欲,精进修道,证阿罗汉果。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346 《摩竭陀贤女经》

摩竭陀贤为给孤独长者之女,在佛授记下,远嫁外道掌理之蔗衍城,种下佛法将於此处弘化之因缘。其後,摩竭陀贤女迎请佛陀前往蔗衍城,诸大阿罗汉弟子亦以神变力前往,遂令该地成为佛法弘化之处。佛陀就弟子所问,开示摩竭陀贤女过去世之因缘,亦揭示迦叶佛时代,诘利诘王十种梦境(当时佛是此王之女,名曰金鬘),预示了释迦牟尼佛教法的发展,包括分裂为十八部派之事。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020 《圣般若波罗蜜多二十五门大乘经》

佛陀在须弥山顶诸天夜居处,与诸大比丘、菩萨、诸天、非人鬼神等共处之时,透过二十五法,向以秘密主金刚手菩萨为首的大众宣说此一般若波罗蜜多的口诀教授。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158 《圣梵天所问大乘经》

本经佛答梵天以「身随念」虽名一法,实则是以一法为起点丶为入口,逐次引发,步步转进,然後得证「一门遍入一切门,一法遍含一切法」的成就。其轨迹包括从小乘到大乘,从身到语到意三门,从念身丶观心到依行六度,从持戒丶修定到成就智慧,皆可见到法义实践的层层深入推展丶涵蕴升华,以致圆熟。隨即病癒。
2025 年 1 月 15 日

Toh0159《圣梵施所问大乘经》

本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不空见菩萨关于修行心态及行动的开示,第二段则是佛陀针对「愚昧修行人」的开示。这部佛经,针砭「自以为是的修行人」,也直接揭示「谤僧害僧实为无知,果报极其严重」,可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所说的「十恶轮」内容相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