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译佛典
译经阁分为「甘珠尔」与「丹珠尔」两部分,分别罗列已经汉译、校对和润稿完整的经论,并提供阅读与下载;以及正在翻译中与计画翻译的经题目录。目前的译经顺序以《甘珠尔》中的「经」与《丹珠尔》中五部大论相关「论典」为主。我们深知一部佛典翻译需要经过不断的推敲与审订,「圆满法藏」翻译团队是由佛法上师、僧众、专业译者、种子译员、各版本学与汉文专家所组成,愿将一切翻译成果与大众共享。宏大的计画,诚难做到十全十美,愿尽现在世最大的努力圆满这个计画,也期盼您的参与和回馈。如您对译文有任何的建议,请来信至 info@ymfz.org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未分类
本经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不空见菩萨关于修行心态及行动的开示,第二段则是佛陀针对「愚昧修行人」的开示。这部佛经,针砭「自以为是的修行人」,也直接揭示「谤僧害僧实为无知,果报极其严重」,可与《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所说的「十恶轮」内容相呼应。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未分类
本经的主题是弥勒菩萨的本行事迹,属于为数不多的珍贵弥勒经典之一。经题中的「发趣」一词,可从两层涵义加以理解:其一,佛陀的补处「弥勒菩萨」最初「趣向」菩提、发无上心;其二,要「趣入」诸法实相不可思议境界,必须次第勤修菩提道──从慈心、菩提心而广学菩萨行,而贯串这整条修行之道的精神,便是无有偏党的「平等心」(舍心)。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未分类
这部《圣缘起大乘经》是藉由观自在菩萨请问造塔增福之法的因缘,世尊所给予的关于〈缘起偈〉殊胜性的开示。“缘起”的教法由著名的〈缘起偈〉所概括,据经典记载,优波底沙就是因为从马胜比丘处听到这个偈颂,得法眼净,之后加入佛教僧团。在本经中,这个〈缘起偈〉由世尊在三十三天亲自为观自在菩萨宣说,并教导“此缘起者,即诸如来法身。何人见缘起,彼即见如来。”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未分类
本经中,佛陀于舍卫城的祇树给孤独园,了知调伏摩伽陀国频婆娑罗王的时机已到,便与眷属以神通飞腾至王宫,并坐于宫门前座位。遂引发了戏剧性的开场——国王从王宫中举起一块巨石,掷向佛陀,巨石竟然悬停在半空中,宣说了关于无常的偈颂,从而使国王心生信乐,并引发其与佛陀在王宫门前的一番问答。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本经记载佛陀教诫优填王(应修习无我以战胜我执大敌)的故事:佛陀在波罗奈大城为大众说法时,观知调伏拔嗟国优填王的时机已到,便偕会众前往拔嗟国。途中,恰遇优填王率领四军,前往征讨建志补罗。因古印度文化认为,征战途中遇到沙门,是不祥之兆。因此优填王怒而取箭,射向佛陀。但箭却在空中盘旋,并宣说了关于瞋恚能生痛苦的偈颂。优填王随即对佛陀心生信乐,向佛陀顶礼后,坐在一边。 于是,佛陀教诫优填王,他一直引以为豪的胜绩其实是微不足道的,真正的大敌是「我执」。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未分类
佛世尊在王舍城期间,坚胜意乐菩萨入城至一长者家化缘时,见到长者之女貌美,生起严重的贪着心,用尽方法仍无法对治。佛陀为了调伏菩萨,遂化现一人,貌同长者女,加以点化。在佛陀的引导下,坚胜意乐菩萨乃将事情始末禀告佛陀,请佛教示。
2025 年 1 月 15 日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未分类
佛在王舍城时,应金刚手菩萨所问,宣说藉由诸法无自性、无相、离实有、不可得,以及其他《大般若经》所说十余种空义而修学般若波罗蜜多的道理。就内容而言,应可将本经视为「藉空观而入般若之道」的总纲。
2025 年 1 月 14 日
世尊将要入舍卫城乞食时,遇到一群幼童,正在玩造沙楼的游戏。众幼童见到世尊,都心生欢喜。其中一名叫「梵吉祥」的童子,将他的沙楼献给世尊。世尊纳受了沙楼,并将它变成一座七宝楼,于四面各立有八万四千柱,楼柱由金、银、琉璃和玻璃所造。梵吉祥童子目睹世尊的神通变化后,以偈颂赞叹世尊,并发愿证得无上菩提。世尊微笑着授记,未来此童子将证菩提,名号「胜一切世间」。最后一段偈颂宣说了佛与佛法的不可思议,以及对三宝的信心将带来不可思议的果报。敬礼一切佛菩萨。
2025 年 1 月 14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4 日
未分类
佛世尊在摩竭陀国阿兰若法菩提场时,应普贤菩萨之问,向会上诸大具足普贤行的大菩萨们解说「资粮道的智慧乃是相似般若,见道以上的智慧才是真正般若」的道理。佛在《大般若经》中曾为帝释天王广说有所得的相似般若以及无所得真正般若的意涵,而于本经中,则着重宣说二者在地道阶位的界限差别。
2025 年 1 月 14 日
Published by hero at 2025 年 1 月 14 日
未分类
佛在摩竭陀国法藏精舍时,应日光明菩萨所问,先以日轮为喻,为大众宣说「方便善巧日三昧」的七种功德:成熟有情菩提苗芽、悲心平等、胜观破惑、对治烦恼、除二取相、解脱四苦、能令有情极喜。接着,佛陀又给予能成办福德、智慧与三昧的法教,启示欲学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当修学一切法无自性等了义理趣,并以多闻、精进、慈心、利他、禅定、修学无我等学处,总结大乘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