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世尊在灵鹫山上时,应观自在菩萨所问,向诸大比丘以及菩萨们宣说了关于初发心菩萨所应修学的要点,包括:从行门来说,应当善护根门、遵循因果、依善知识、不贪轮回,并观世俗轮回如梦似幻;从入定位的立场而言,则应超越有实法与无实法之对立性,使得对于空性的了悟臻于稳定。
根据跋文,此经是由阿底峡尊者(Atiśadīpaṃkaraśrījñāna, 982-1054)传入藏地,属于藏传佛教后弘期的早期译作。(圆满法藏.佛典汉译 编辑部)
顶礼世尊妙吉祥童子。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灵鹫山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与众多菩萨摩诃萨大众俱。尔时,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从座而起,偏袒右肩,以右膝着莲花台上,向于佛所,合掌礼敬,白世尊言:「世尊!菩萨初发菩提心已1,当学几法?」
如是问已,世尊告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云:「善男子!菩萨初发菩提心已,应学七法。云何为七?谓:
虽起分别,亦不应依止贪欲2,何况二根交合;
乃至梦中,亦不应依不善知识;
应如禽鸟,心无摄取;3
应以善巧方便慧故,无有我慢,亦无我执;
有实无实,皆悉应断,于空解脱,坚固具足;
应以[了悟诸法]非谛实之分别智,于轮回幻梦4,无所好乐;
不谤因果。
善男子!菩萨初发菩提心,应学如是七法。」
世尊说是语已,圣观自在菩萨及彼诸比丘、菩萨,皆大欢喜,于世尊所说,称扬赞叹。
圣观自在菩萨所问七法大乘经
印度亲教师地盘迦啰师利阇那(吉祥燃灯智,即阿底峡尊者)及译师比丘给威罗珠(善慧)翻译。
现代语体版
顶礼世尊妙吉祥童子。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王舍城灵鹫山中,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僧,以及极为众多的菩萨们共会一处。当时,圣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从座上起身,将上衣披挂于一肩(意即披于左肩上,右肩随之袒露),右膝跪立于莲花中央,向世尊所在之处,合掌恭敬,并请教世尊道:「世尊!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应当修学哪些法呢?」
世尊于是向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开示道:「善男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应当修学七法。何谓七法?亦即:
纵使起了分别念,也不应依止贪欲,更何况是两根交合呢?
即便在梦中,也不依止不善的师长;
如禽鸟般,不起执着;5
精通方便与智慧,从而不具我慢与我执;
断除[对于]实有与无实[的执着],进而具足稳定的空解脱[境界];
应当藉由了知「非真实」的智慧,对于如同幻术、梦境般的轮回,不生好乐欢喜;
不毁谤因果。
善男子!初发菩提心的菩萨应当学习这七种法。」
世尊给予此般开示后,观自在菩萨摩诃萨以及比丘、菩萨们,皆大欢喜,称扬赞叹世尊所言。
圣观自在菩萨所问七法大乘经
印度亲教师地盘迦啰师利阇那(吉祥燃灯智,即阿底峡尊者)及译师比丘给威罗珠(善慧)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