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将要入舍卫城乞食时,遇到一群幼童,正在玩造沙楼的游戏。众幼童见到世尊,都心生欢喜。其中一名叫「梵吉祥」的童子,将他的沙楼献给世尊。世尊纳受了沙楼,并将它变成一座七宝楼,于四面各立有八万四千柱,楼柱由金、银、琉璃和玻璃所造。梵吉祥童子目睹世尊的神通变化后,以偈颂赞叹世尊,并发愿证得无上菩提。世尊微笑着授记,未来此童子将证菩提,名号「胜一切世间」。最后一段偈颂宣说了佛与佛法的不可思议,以及对三宝的信心将带来不可思议的果报。
与本经类似的主题亦见于其它经典,甚至石刻浮雕中。如《妙法莲华经.方便品》:「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1在犍陀罗的石刻浮雕中,一尊坐佛两侧绘有两幅场景:左边为释迦牟尼佛前世献花供养燃灯佛的故事,右边则是一名童子将沙放入佛钵中作为供品的情景。2
敬礼一切佛菩萨。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多比丘众俱。尔时,世尊于日初分,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
又复尔时,舍卫城外有众幼童,以造沙宅、沙垣、沙楼为戏。彼众幼童遥见世尊从远而来,见已,即生增上喜、极喜、喜悦,游戏嬉乐而坐。尔时,世尊于诸童子心生慈愍,故至彼所。
尔时,诸幼童中有一童子名梵吉祥,礼世尊足,坐于佛前。世尊知而故问诸幼童曰:「童子!汝等于斯何为?」
诸童白世尊言:「世尊!我等于此,以造沙宅、沙垣、沙楼为戏。」
尔时,梵吉祥童子白世尊言:「世尊!愿慈愍我,纳此沙楼。」
世尊知梵吉祥童子之胜意、喜心已,心生慈愍,而受沙楼。尔时,以佛力故,于彼剎那、须臾顷,沙楼即变宝楼,七宝所成,现于世尊前:东有金柱八万四千,南有银柱八万四千,西有琉璃柱八万四千,北有颇梨柱八万四千。尔时,梵吉祥童子见此神通变化,生增上最喜、至喜大喜,即以此偈白世尊言:
「噫嘻救世者,能示大神通!
佛因慈愍我,故现此神通。
「我于大仙人,献供此沙楼,
彼即变宝楼,噫嘻佛难思!
「噫噫如斯田!无上佛福田,
无眼或眼衰 羸慧者莫知。
「我遇两足尊――众生之福田,
得暇亦极希,当发菩提愿。
「我亦愿随学,导师佛功德,
得证无上觉,如是显神通。」
尔时,世尊即现微笑,从其面门,放种种色光,所谓:青、黄、赤、白、红,亦有如颇梨、银等色。其光普照,上至梵世。还复收摄,绕佛三匝,没于佛顶。
尔时,具寿阿难即以此偈白世尊言:
「众尊导师最胜佛,无因不现微笑相,
具悲愍者利世故,愿今为我说此因。」
世尊告具寿阿难曰:「阿难!汝见此梵吉祥童子否?」
白言:「唯。然。世尊!」
世尊告曰:「阿难!此童子以此善根、心愿,三千二百劫中不生地狱;修证菩提,后当作如来.应供.正等觉,号『胜一切世间』。」
尔时,世尊即说偈曰:
「若于佛生信,当生大福德,
敬僧闻胜法,生福亦如是。
「若于佛生信,证觉则不难,
故欲证觉者,当供世导师。
「我今告阿难,此童子当成,
具德两足尊,号『胜』世导师。
「如是佛佛法,二皆难思议,
信于难思者,果报亦难思。」
世尊说是语已,具寿阿难及梵吉祥童子于世尊所说,皆大欢喜,称扬赞叹。
圣梵吉祥授记大乘经
印度和尚清净狮子、译师佛僧格瓦贝(善吉祥)翻译;印度和尚智源狮子、主校译师佛僧天月校订、抉择。
敬礼一切佛菩萨。
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多位大比丘众共会一处。当时,世尊于早晨时分,身着法衣,手持钵器,进入舍卫城乞食。
此时,舍卫城外有许多孩童,正在游戏,用沙子建造屋宅、墙垣和楼房。这些孩童们望见世尊从远处而来,一见就生起特殊的欢喜、极大的欢喜和喜悦之情,坐下来嬉戏欢乐。当时,世尊对这些孩童们心生慈悯,就走到他们所在之处。
众孩童中有一个孩子,名叫「梵吉祥」。他顶礼了世尊的足后,坐在佛前。世尊虽然心知肚明,却故意问道:「孩子们,你们在这里做什么呢?」
孩子们回答世尊说:「世尊!我们在这里玩用沙子建造屋宅、墙垣和楼房的游戏。」
当时,那个叫梵吉祥的孩子祈求世尊说:「世尊,请您对我心怀慈悲,收下这座沙楼!」
世尊知道梵吉祥童子有着殊胜的心意和喜悦的心情,于是就慈悲接受了这座沙楼。当时,凭借佛的力量,那一剎那、那一须臾间,这座沙楼就幻化成了七宝制成的珍宝楼,立在世尊面前:东边有八万四千根金柱,南边有八万四千根银柱,西边有八万四千根琉璃柱,北边有八万四千根玻璃柱。梵吉祥童子看到这神通的变化,生起最大的殊胜欢喜、至喜大喜,并用偈颂向世尊启白:
「噫嘻救世者,能示大神通!
佛因慈愍我,故现此神通。
(「啊!救世者,您能展现伟大的神通!
佛陀因为对我心生慈悲,所以才示现这样的神通。)
「我于大仙人,献供此沙楼,
彼即变宝楼,噫嘻佛难思!
(「我把这座沙楼献给大仙人,它就变成了珍宝制成的。
啊!佛陀真是不可思议!)
「噫噫如斯田!无上佛福田,
无眼或眼衰 羸慧者莫知。
(「啊!啊!这样的福田!佛陀是无上的福田。
[犹如]没有眼睛、视力衰退的智慧低微之人是不能够理解的。)
「我遇两足尊――众生之福田,
得暇亦极希,当发菩提愿。
(「我已经遇见了至圣两足尊,这众生的福田,
也获得了极其珍贵的闲暇,因此我应当发起菩提愿心。)
「我亦愿随学,导师佛功德,
得证无上觉,如是显神通。」
(「我也希望跟随导师佛,学习您的功德,
[有朝一日]证得无上菩提,我也将展现这样的神通!」)
于是世尊即展现微笑,从他的脸上散发出各种颜色的光芒,有青色、黄色、红色、白色、红褐色,还有诸如玻璃、银色等色彩。这些光芒一直照到梵天世界,然后再收回,绕佛三匝,最后隐没于佛的头顶。
这时,具寿阿难用偈言向世尊问道:
「众尊导师最胜佛,无因不现微笑相,
具悲愍者利世故,愿今为我说此因。」
(「众生之中最尊贵者、导师、最殊胜的佛陀,不会毫无缘由地展现微笑。
具大悲心的您为了利益世间,希望此刻您能为我讲述您为何微笑。」)
世尊对具寿阿难说:「阿难!你看到这位梵吉祥童子了吗?」
阿难回答说:「是的,世尊。我看到了。」
世尊告诉他:「阿难!因为这个善根和心愿,这位童子在三千两百劫中,无论何时都不会投生地狱;他修行菩提成就后,将成为如来.应供.正等觉,名为『胜一切世间』。」
接着,世尊便开示了以下偈语:
「若于佛生信,当生大福德,
敬僧闻胜法,生福亦如是。
(「如果对佛具有信仰,就会产生不小的福德;
听闻胜法、尊重僧人,也会同样获得福德。)
「若于佛生信,证觉则不难,
故欲证觉者,当供世导师。
(「如果对佛产生信仰,获证菩提就不难了。
因此,想要证悟菩提的人,应当供养世间导师。)
「我今告阿难,此童子当作,
具德两足尊,号『胜』世导师。
(「阿难!这位童子将会成为两足尊、具备德性的世间导师,名为『胜一切世间』。」
「如是佛佛法,二皆难思议,
信于难思者,果报亦难思。」
(「如此,佛不可思议,佛法亦难以思量;
对于不思议之事具有信仰的人,其果报也是超越想象的。」)
世尊给予此般开示后,具寿阿难及梵吉祥童子皆大欢喜,咸皆称扬赞叹世尊所言。
圣梵吉祥授记大乘经
印度和尚清净狮子、译师佛僧格瓦贝(善吉祥)翻译;印度和尚智源狮子、主校译师佛僧天月校订、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