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1 月 14 日

Toh0028 《聖般若波羅蜜多普賢大乘經》

佛世尊在摩竭陀國阿蘭若法菩提場時,應普賢菩薩之問,向會上諸大具足普賢行的大菩薩們解說「資糧道的智慧乃是相似般若,見道以上的智慧才是真正般若」的道理。佛在《大般若經》中曾為帝釋天王廣說有所得的相似般若以及無所得真正般若的意涵,而於本經中,則著重宣說二者在地道階位的界限差別。
2025 年 1 月 14 日

Toh0027 《聖般若波羅蜜多月藏大乘經》

世尊在靈鷲山上與無量比丘、菩薩大眾集會時,月藏菩薩向世尊請問:應當如何修學般若波羅蜜多?為答此問,世尊以「月輪無有分別,而能除一切闇」為譬喻,展開「無分別法門」的教授,包括:信解行位(資糧道、加行道位)者應當修習「斷除能、所二取分別」為主的法門,以成就「有漏般若波羅蜜多」;到了聖者境界(大乘見道位以上),則修習「離一切分別」的「無漏般若波羅蜜多」法門。最後,佛陀則以「一切皆超相狀、自性、體性」,總結般若波羅蜜多法門。
2025 年 1 月 14 日

Toh0026 《聖般若波羅蜜多日藏大乘經》

佛在摩竭陀國法藏精舍時,應日光明菩薩所問,先以日輪為喻,為大眾宣說「方便善巧日三昧」的七種功德:成熟有情菩提苗芽、悲心平等、勝觀破惑、對治煩惱、除二取相、解脫四苦、能令有情極喜。接著,佛陀又給予能成辦福德、智慧與三昧的法教,啟示欲學般若波羅蜜多者,應當修學一切法無自性等了義理趣,並以多聞、精進、慈心、利他、禪定、修學無我等學處,總結大乘學門。
2025 年 1 月 13 日

Toh0023 《一切如來母一字般若波羅蜜多經》

佛陀在靈鷲山上,向阿難、一千二百五十位常隨眾,以及無量菩薩摩訶薩宣說「阿字法門」。「阿」字,其義為「無生」,一切大乘教法皆因佛陀為闡述諸法無生之理而說,其精髓又在《般若經》。而本經可謂篇幅最短的《般若經》,但也已經完整無缺地總攝了一切《般若經》的內涵。
2025 年 1 月 12 日

Toh4011《龍樹菩薩口述聖普賢行大願王釋》

佛陀開悟後,於禪定境界中,為文殊、普賢等諸大菩薩摩訶薩宣說諸法真如的體、相、用。其內容後經結集,就成為《大方廣佛華嚴經》(簡稱《華嚴經》)
2022 年 6 月 10 日

丹珠爾新譯釋論《菩薩戒品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