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世界佛教徒中,有半數以上是華人;當佛法從它的發源地—印度漸漸式微後,佛法卻在漢地落地生根,成為華人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保留在漢文中的佛法對佛教的存續至關重要。
計畫創辦人宗薩蔣揚欽哲仁波切說:「漢傳佛教是佛法的源頭之火」。圓滿法藏希望用佛典翻譯來維繫這個源頭之火,並到更多地方點燃和弘揚佛法。
最新活動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漢譯佛典護持計畫—慧燈除蛇惑 心淨如意寶 【圓滿法藏‧佛典漢譯】首次開放護持《一百五十讚佛頌》與《中觀五蘊論》兩部佛典的翻譯計畫。 目前這兩部經論已進入正式翻譯階段,歡迎法友們與我們一同護持迴向。無論是贊助一面貝葉的心意、單次或定期的護持, […]
2024 年 9 月 11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4 年 9 月 11 日
眾生佛性本自具足,清淨圓滿。在許多佛教經典中,常用「明月」作種種譬喻,指引有情出離迷夢,回歸自性。在此中秋月圓之際,欽哲基金會「圓滿法藏.佛典漢譯計畫」特別安排了兩場殊勝的線上活動,歡迎法友們與我們一起舉頭望月,共度佳節。
2024 年 8 月 3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4 年 8 月 3 日
未分類
7月6日~8月4日是藏曆6月「明淨月」,今天又恰逢釋迦牟尼佛殊勝功德日,【圓滿法藏‧佛典漢譯】計畫將新譯的29部甘珠爾佛經合輯成冊,在這一天呈現給大家。
這些新譯作品不僅包括戒定慧的修行次第,三皈依與內、外道的差別等重要的概念;也包括了以「自性不變」體認菩提心、警惕嫉妒驕慢等過失的修行指南;更有彌陀與觀音的動人故事,引我們極樂相見。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2025蛇年願樂欲聞 春節共修 2025乙巳蛇年即將到來,值此歲末年終之際,為守護本初的清淨心,培養清淨的意樂,誠摯邀請法友們在1/28(二) 除夕、1/29(三)大年初一,與我們一起參加春節共修與開示。 心經除障法會—主法法師:羅桑旺秋喇 […]
2024 年 9 月 1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4 年 9 月 1 日
未分類
這個月我們將誦讀的經文是: 《聖堅勝意樂品大乘經》、 《教誡頻婆娑羅王大乘經》、《聖三歸依大乘經》和《聖辨法義大乘經》,歡迎大家一起來參加。
2024 年 7 月 11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4 年 7 月 11 日
這個月我們將誦讀的經文是:《聖梵吉祥授記大乘經》、《聖緣起大乘經》、《大乘伽耶山頂經》、《教誡拔嗟國優填王大乘經》和《普賢行願品》讀誦回向,歡迎大家積極參加。
2024 年 10 月 1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4 年 10 月 1 日
未分類
5/22(一)適逢薩嘠月與文殊菩薩聖誕殊勝日,欽哲基金會「圓滿法藏.佛典漢譯計畫」特別邀請漢譯佛典專家-韓子峯教授,為大眾講授《心經》課程。
2024 年 4 月 10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4 年 4 月 10 日
本經佛答梵天以「身隨念」雖名一法,實則是以一法為起點、為入口,逐次引發,步步轉進,然後得證「一門遍入一切門,一法遍含一切法」的成就。其軌跡包括從小乘到大乘,從身到語到意三門,從念身、觀心到依行六度,從持戒、修定到成就智慧,皆可見到法義實踐的層層深入推展、涵蘊昇華,以致圓熟。
2023 年 11 月 10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3 年 11 月 10 日
本經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不空見菩薩關於修行心態及行動的開示,第二段則是佛陀針對「愚昧修行人」的開示。這部佛經,針砭「自以為是的修行人」,也直接揭示「謗僧害僧實為無知,果報極其嚴重」,可與《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所說的「十惡輪」內容相呼應。
新譯經典
2025 年 1 月 16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6 日
未分類
信為道源功德母。於大乘發起信心,乃是究竟二利的起點。本經便是開演「於大乘發起信心」這一關鍵的殊勝經典。
佛陀在靈鷲山上,與來自諸佛剎的五千位菩薩摩訶薩,以及諸多人、天、非人等大眾共會一處時,主動向在場許多尚未證得聖者位的菩薩開示「應於大乘發起信心,透過信心而數數安住」的道理,並加持大方便信菩薩摩訶薩,使菩薩向佛陀請教有關「於大乘發起信心」的諸多問題。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本經透過層遞比較,說明禪定三昧,是為最上,應當受持、修習。一開始,佛在王舍城於三萬比丘、五千菩薩及人天眷屬大眾之中,默然入定,引發眾人疑惑,後來文殊師利法王子請求佛陀出定,阿難遂向佛陀請教「多聞智敏卻仍難成菩提」的原因,以及為何佛於一切契經中,皆盛讚三昧與最上智。應阿難所請,佛陀以引導問答的方式,開示了相關的法義。
2025 年 1 月 15 日
Published by ymfz.admin at 2025 年 1 月 15 日
本經主題在闡釋如來三身(trikāya)。經載在王舍城耆闍崛山,地藏菩薩請問世尊關於「佛身」的問題,世尊乃以「三身」作了回答,而「三身」亦可作為描述佛果位的不同面向。如本經所述,法身(dharmakāya),指諸佛的自性;受用身和變化身,被理解為法身的化現,或者說它們是諸佛事業的化現。受用身(saṃbhogakāya),有時被譯為「報身」,是佛陀在菩薩面前所呈現的顯相;變化身(nirmāṇakāya),有時被譯為「化身」,是任何信解行地凡夫都可以看到的佛陀的形相。總之,佛陀示現各種形相,主要是為了對不同的眾生開示佛法,令其解脫。
2025 年 1 月 15 日
《菩薩戒品釋》由印度世親菩薩弟子功德光造。他修習大小乘藏,及聲聞十八部派一切宗義,極善巧毗奈耶。弟子約五千比丘,住世說約四百年。著作頗豐,如《菩薩地所分佈施次第第九之上注釋》、《菩薩地戒品釋》、《毗奈耶根本經》及其自釋、《毗奈耶行持一百零一羯磨法》等。
圓滿法藏首要目標
根據研究結果,在藏文大藏經中待譯的藏文佛典尚有 3,636 部,也就是約有 70% 的藏文大藏經都沒有漢文。「圓滿法藏·佛典漢譯」希冀將藏文大藏經(《甘珠爾》與《丹珠爾》)中尚未漢譯的經論翻譯完成,讓《甘珠爾》和《丹珠爾》 以漢文完整保存與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