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千年的相遇—Vivian

思路清晰,淡定優雅的Vivian,在言談之間展現理性與明朗,這是歐美教育的薰陶,以及在企業界擔任高階主管的歷練,所淬煉出的個人風采。

「我從哪裡來?為什麼而來?我來這個世界的目的是什麼?」在Vivian的童年記憶裡,對於生命的疑問,始終在她的內心盤旋揮之不去。在歐洲留學的歲月裡,她接觸到基督教,甚至受洗成為基督徒。之後,她廣泛涉獵哲學與宗教,走過以色列、約旦的朝聖之路,甚至到達非洲人類起源之地尋找解答,依然無法得到心靈的安頓。

「那時候的我,就像一個盲人在黑暗中摸索,卻找不到出路。」Vivian如是說。直到十多年前,在北京靈光寺首次接觸佛教,即被佛法的邏輯與深刻智慧所攝受。她回憶:「當時的法師為我解答很多疑問,讓我體會到佛法的智慧是全面的而且無窮盡。」

隨著學佛的深入,Vivian遇到許多良師益友,後來,她閱讀到欽哲仁波切的著作《正見》,完全被書中的真理所震撼。「那一刻,我覺得所有人生的困惑都已經找到答案!」自此發願追隨仁波切學習欽哲傳承,也種下未來參與佛典翻譯事業的種子。

談及參與種子譯者培訓的契機,Vivian說:「從圓滿法藏官網的開示影片,看見仁波切深切表達使用漢語保存佛典的重要性,我心裡立刻明白,這是我願意為之奉獻一生的使命。」然而,在迅速寄出申請表後,理性的她有了些許猶豫,思索自己或許是一時激情。

幸好家人的支持,為她提供重要的後盾。「我先生對我說,從宋代至今一千多年,才又重起大規模的譯經事業,妳等了一千年,怎能不全心投入?」Vivian感動的說,她的母親和先生全力支持她的選擇,讓她得以堅定信念。如今,譯者培訓成為她修行的一部分,更是人生的使命,Vivian笑著形容這是等待了一千年的因緣。

作為圓滿法藏計畫的種子譯者,Vivian在語言學習歷經不同階段的挑戰。聰慧的她從未在學科有過障礙,第一次感到深深的挫折,竟然是學習藏文。特別是起步階段充滿了困難,她表示:「學藏文真的很辛苦,我常常需要反覆抄寫二十多次,才能記住一個單詞。」

由於一開始學習成效較緩慢,跟不上進度,她提到一次考試經驗:「當時老師認為我準備不足,不應該參加考試,但我堅持提出申請,如果不去嘗試,永遠不知道自己的真實水平。」結果,她不僅順利通過,還取得優異的成績。

Vivian認為,這一切得益於她有不服輸的精神,以及仁波切的加持和鼓勵:「仁波切曾告訴我,妳一定沒有問題,妳可以做到。他的話讓我堅信,我能克服一切困難。」

在學習與對讀佛典的過程,Vivian體會佛法智慧不限於經文,更體現在實際生活之中。她說:「閱讀經藏不僅是知識累積,更是一種實修。每一次發心,每一次迴向,都是一個修行的過程。」在這條修學路上,《佛子行三十七頌》成為她最重要的指引。

「原以為早已理解《佛子行三十七頌》,直到透過藏漢對讀,才真正理解這部經典的深意。」Vivian特別分享最喜歡的一則:「諸法所顯唯自心,性體本離戲論邊,不著能取所取相,心不作意佛子行。」這段經文揭示佛法的究竟真相——所有內在的現象都源於自心,提醒修行者放下執著,才能顯現本具的佛性。她進而體會,真正理解並實踐「心不作意」的教導時,內心自然會生起平靜與喜悅。

藉由對讀的練習,讓她日漸深入經文,更帶來心靈的滋養。「每一次對讀都是一次與經文的心靈對話,彷彿在引導我該如何進行實修。」與智慧相應的深刻體驗,讓Vivian感到充實與法喜,進而體會真正的利他精神,以及在生活日常實踐佛法的啟發。

回顧這一段培訓的旅程,Vivian非常感恩計畫提供有系統的佛法學習課程,她也發願以佛典翻譯作為一生持續的修行。「過去在商業環境中,我的生活充滿變數,進入譯者培訓的學習後,我找到人生的安定感,這是一件可以做一輩子的事業。」她有感而發的說。

對於未來想要加入圓滿法藏翻譯計畫的種子譯者,Vivian特別強調耐心與堅定的重要性,「語言的學習過程前期非常困難,尤其是A0 入門到A1初級的階段,但只要堅持下去,後面的學習就會漸入佳境。」她很樂意將自己的經驗整理成指導手冊,為後來的學弟妹提供更多藏文學習的助益。

對於這一條孤獨、艱辛卻有深度價值的翻譯之路,「保持熱情的核心就是法喜,透過不間斷的閱讀與學習,感受佛法的智慧與深邃,讓源源不斷的法喜滋養生命。」Vivian以溫暖堅定的語氣作為總結,為這場等待千年的相遇,寫下動人的註解。